王培刚
(武汉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新医改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都在贯彻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对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包含了县、区级及以下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体系,这两大体系相辅相成。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两大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疫情之后,如何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我有以下建议。
第一,化解防治脱节,建立医防融合的基层卫生医疗体系。破除以大型医院为中心、医学治疗为目的的“被动式”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健康知识宣传和疾病的早期风险排查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属性和人员身份的界限,优化整合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职能和人员。
第二,正视基层短板,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依托医联体或医疗协作体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和服务。
第三,完善分级诊疗,形成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家庭医生制度切实落实到位,承担起“健康守门员”的职责;发展基层远程医疗服务,发挥医联体作用,健全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和合理就医秩序,构筑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的全周期医疗卫生服务链条。
第四,加强数据应用,提速升级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需求的机构,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推动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多元化建设、多层次布局。通过远程的医疗会诊、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形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和精准性。
第五,关注弱势群体,强化其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利用。对社区和乡村弱势人群建立可动态监测的健康信息库,实行随访跟踪,进行一体化全员管理、全程管理,积极提供便捷及时的医疗救助和生活援助。对于受次疫情影响出现心理问题的弱势人群,及时及早开展心理疏导,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第六,转换服务观念,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基层治理。通过此次疫情反思,亟待整合统计、民政、公安、卫健和企业等流动人口数据资源,加强跨区域、跨部分的信息共享和政策衔接,化“被动式”卫生服务为主动式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管理,推动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享受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七,注重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的作用。加大对基层机构中医药应用的重视程度,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激活中医服务效能。深入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使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更早地参与,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形成有基层特色的中西医并重的治疗体系。
第八,开展心理援助,加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可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广泛开设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充分调动基层各类心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的基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来源: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