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研究成果

“Aquareovirus”专著由Springer Nature在线出版

来源:admin   浏览量:  更新时间:2021-07-20 12:37:18

近日,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方勤研究员主编的Aquareovirus (《水生呼肠孤病毒》-全英文版)/“水生呼肠孤病毒”一书,由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正式在线出版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6-1903-8。该书全面系统阐释了水生呼肠孤病毒的发现与研究概况,病毒结构与基因编码蛋白功能、感染与复制、流行病学与诊断、疫苗与药物防控及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等40年的研究进展。

图片1.png 

1. 水生呼肠孤病毒核心(上)与完整颗粒(下);低温电镜与三维重构影像(A),负染电镜影像(B),病毒颗粒组成模式图(C

 

  水生呼肠孤病毒在很多水生动物中存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水生呼肠孤病毒为无包膜的二十面体立体对称颗粒,其基因组由11条分段的双链RNAdsRNA)组成。水生呼肠孤病毒不仅在颗粒外形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相似,而且在氨基酸水平呈现高度的一致性。目前从淡水与海水养殖生物中已分离多达上百种水生呼肠孤病毒,但有关水生呼肠病毒的专著非常有限。基于日益增加的水生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基因序列释放以及众多的研究报道,系统回顾与梳理前期对该类病毒的研究进展及找出研究中遇到的关键科学问题,对于全面解析水生呼肠孤病毒的分子进化与致病机理制是十分必要的。

 

草鱼和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二,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草鱼出血病从上世纪70年在我国淡水养殖基地大面积发生,其后由我国学者鉴定其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一新成员,即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CRV感染引起的草鱼出血病,可导致草鱼及一些鲤科鱼类鱼种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并导致大规模死亡GCRV感染不仅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对淡水鱼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GCRV-873毒株长期系统深入研究,已从基因与蛋白水平解析GCRV基因组11dsRNA片段(S1-S11)编码7种结构蛋白和至少6种非结构蛋白。此外,根据对目前所分离的GCRV毒株序列分析及依据S6基因预测的编码蛋白同源性比较结果,将GCRV分为GCRV-I(代表毒株GCRV873)、GCRV-II(代表毒株GCRVHZ08)和GCRV-III(代表毒株GCRV104)三种类型。流行病学显示,GCRV-II是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类型。虽然不同类型GCRV感染宿主后的发病症状相似,但基于S7基因编码蛋白特性不同(如在细胞培养物上的病理变化及病毒结构特征等),提示GCRV-II基因进化为宿主共存的趋势更为明显,这一特征与MRV遗传进化更为相似。对GCRV不同分离株的一系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GCRV-IGCRV-II/IIIMRV的进化关系,以及病毒在侵染复制过程中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书以水生呼肠孤病毒属中研究得最为系统深入的GCRV为主要对象,对病原学相关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了全方位归纳。内容不仅涵盖了基础与分子病毒学、病毒结构及感染与复制等方面的研究,而且从流行病学与病毒检测、免疫与药物防治及宿主抗水生呼肠孤病毒免疫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是一本集基础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病毒学教科书,对于病毒学及从事水生动物病毒研究的研究生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入门指导与重要参考。既可作为水产类院校的病毒学教材,也可供从事各类病毒学和免疫学工作者参考。

 

本书共9个章节,由10家单位的15位作者共同完成。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方勤博士,上海海洋大学吕利群博士和王浩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范玉顶博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曾伟伟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王庆博士,华中农业大学苏建国博士分别为本书各章节的通讯作者。“水生呼肠孤病毒”一书出版及GCRV系统深入研究,凝聚着几代同类领域研究及跨学科科研人的努力与坚持。此外,GCRV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业部、科技部及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在此,作者对所有从事于水生呼肠孤病毒研究的前辈及给予GCRV相关研究支持与鼓励的机构与个人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此书篇幅较长,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差错,相关问题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与各章节通讯作者进行联系。欢迎各大专院校、相关研究机构及专家同行批评指导。

相关链接:https://www.springer.com/in/book/9789811619021.

 图片2.png